一个案例告诉您,工程审计如何一追到底

2018年06月29日  审计处

来源:兰州大学审计处

某教学工程项目系某大学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47126㎡,建筑高度94.4m,该工程历时三年,竣工验收为优良工程。学校审计处对该工程进行审计,于事中、事后严把风险关口,防微杜渐,通过对建筑安装工程结算书、建筑施工合同、工期及质量等各方面审计,确定准确、合理的工程审计结算造价。

一、方案不优 审计支招

本项目建筑用地两侧有相邻的建筑,另外两侧没有。审计人员发现,设计院提交的基坑支护施工图纸支护桩的分布非常密集,几乎将整个工地包围了起来,直观上看,审计人员对编制预算控制价的经济性产生怀疑。

为解开疑惑,寻找答案,审计人员聘请外部专家,首先找到造价工程师提供类似项目支护桩的造价指标。经估算,如果按照原支护桩设计图纸,工程造价约为1450万元,类比规模相当建筑的造价而言比较高;其次,咨询其他设计院资深设计员关于“本工程支护桩设计是否优化”的问题,得到的反馈信息是:有相邻建筑的一侧,可以适当减少支护桩数量;在没有相邻建筑的一侧,可以考虑采取放坡的施工方案,取消支护桩。为此,审计人员开始约谈本项目建设方的负责人和支护桩的设计人员,提出因考虑工程设计的经济性而优化支护桩设计方案的建议,但两者均表示拒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约谈之前调查准备充分,审计人员从经济和技术的专业角度,详细阐述了进一步优化支护桩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对此,设计人员开始底气不足,建设方项目负责人思想也开始动摇。在审计人员的提议下,三方再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议,研究讨论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最终达成方案:在有条件放坡的边界,采用放坡方式施工,取消支护桩,改为自然放坡;部分区域受到一定条件限制,通过放坡位置从正负零往下挖2米后再放坡的方式,解决了放坡过长、工作面不够的问题,从而减少了支护桩的造价,最终实际完成支护桩造价约为900万元,直接节省了550万元。

二、混淆概念欲索赔 审计明察终落空

一个暴风骤雨之夜的第二天,审计人员接到现场代表的电话,催促前往工地现场要求签证取证,原因是昨晚大雨过后,有好几幅砖胎模砌体垮塌或开裂。

审计人员到达现场就会同建设方工地代表、监理、施工方一同察看情况。建设方工地代表、施工方表示砖胎模砌体垮塌或开裂是由于大雨冲刷的结果,而非施工方原因引起,应由建设方承担损失。审计人员在现场并未发表意见,而是默默观察,继而发现垮塌现场并未有排水沟,于是决定回去后仔细查阅施工合同及施工方案加以核实。

在工地例会上,施工方提出签证,理由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造成砖胎模垮塌和开裂,企图混淆概念,听起来振振有词。工地代表表示认同,倾向于给予签证,而监理方面则不置可否。会场形势压人,但审计人员立场坚定,有理有据地提出四条意见:第一,根据合同约定,下大雨不属于不可抗力,连灾害天气都不是;第二,施工方提请的砖胎模施工方案中,明确表述应采取排水措施,而现场并未见有排水沟等相关设施;第三,雨季施工费是包干费,已预见性的包含了排水、降水等必要措施的费用;第四,施工方施工进度严重滞后,理应能避开雨季,责任在自身。至此,施工方哑口无言,审计人员紧接着又补充一句:“这次大雨造成的垮塌不仅不能签证,而且造成的返工也不能是延长工期的理由。”由此,施工方索赔最终没能得逞。

三、高估冒算想瞒过 审计出击全击破

接到结算送审材料以后,审计人员以土建工程为重点对象,以竣工图纸工程量核算为基础,以现场调查走访为突破口,全面狙击,各个击破。

之一:土方挖运现疑雾,审计暗访揭真相

施工方在报审的结算书中,完全未有场内土方调配和回填,所有回填土均按20km距离外运进来,这引起了审计人员的怀疑。经过初步了解,施工方以土质太差达不到回填要求且场地太小无弃土场地为由,将余土全部外运,回填土也全部从外面运回。这个理由看起来很充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审计人员查阅了地质资料、监理日记、跟踪审计记录,实地暗访工地看门人员和工地工人得到证实:当时的部分余土并未运走,而是被挪在工地的一角用于回填。在同工地现场代表进一步沟通后,施工方最终承认了事实。在挖沟槽土方的结算书中,施工方应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放坡系数计算放坡工程量,然而事实上,由审计人员调查的照片证实,小于1.5米的沟槽实际并未放坡,故而仅此一项就可扣减约43万元。

之二:地下工程高冒算,审计出击立打住

地下工程由于结构复杂,往往成为施工结算过程中的必争之地。审计发现,送审结算书中的建筑混凝土及钢筋工程满堂基础、矩形柱、直行墙、地下室地面砼、现浇构件钢筋制安、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等工程量严重偏大,如混凝土梁、板设后浇带时,浇捣工程量未扣除后浇带体积,后浇带体积又单独计算套用相应定额计算;桩承台面垫层设计采用砂石垫层,而施工方则套用混凝土垫层;钢筋工程量不按竣工图尺寸和图纸指定的规范即国家标注构造图集中规定的钢筋工程构造计算,施工单位没有按规定以直径和长度计算,加入钢筋损耗和架立筋用量,造成钢筋工程量增加等。经审计核定,地下室工程总共多报约157万元。

之三:“取消工程”竟虚报,审计细致纠偏差

在送审结算书中,通风工程将中央空调无甲醛高端憎水环保玻璃棉保温矩形风管工程量也计入其中。而审计人员查实,由于通风管道工程已经调整至多联空调项目另行招标,施工方并未施工,因此其虚报工程造价约170万元。

之四:断章取义套费用,审计据实调整回

在送审结算书中,检验试验费按暂估价相关费率计算,施工方提出应按相关文件中的费率计算包干费,实际是断章取义。审计人员一针见血指出,文件规定按费率计算的检验试验暂估价是用于预算,而非结算,结算应以实际发生费用票据计算。在审计人员的坚持下,施工方提供了相关的实际送检票据,没有票据的一律不得结算,该项内容多计约78万元。

之五:张冠李戴调费率,审计梳理纠毫厘在施工方送审的结算书中,采用张冠李戴的手法,比如建筑、装饰的一二类工,不加以区分,全部按高额来套,而对于按规定应降低的费率却视而不见,仍按原费率计算。经审定,该部分内容多计95万元。

四、结算超预算 审计剖原因

该工程项目造价之所以出现结算超预算的情况,经审计查证,具体原因包括五个方面:

之一:设计图纸修改变更和二次深化设计是主要原因。总体而言,本项目设计共引起工程造价增加711万元,后因变更或二次深化设计减少89万元,实际净增加造价622万元,占超出合同部分造价的42.1%。

之二:政策性调整引起人工费大幅增加是次要原因。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按合同约定执行政策性调整,该工程项目人工费大幅增加,合计增加382万元,占合同超出部分的25.8%。

之三:工程量按实际调整引起造价的净增加是一般原因。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该项目工程量是按实际竣工完成的量计算,其中包括钢结构工程等增加工程量,而土建工程如天棚铝扣板按实际提供发票计算等减少工程量,增减相抵实际该项目工程量净增加造价约238万元,占合同超出部分的16.1%。

之四:新增工程及签证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建筑工程增加地平面杂砂石垫层及混凝土垫层硬化、石材台阶面等,造价增加22万元,围墙签证项目造价增加约24万元,等等,签证合计增加造价约143万元,占合同超出部分的9.7%。

之五:风险范围外的材差调整对造价的增加也有一定影响。按合同约定计算风险范围以外调整幅度超过预算控制价材料价格进行调整,合计增加造价83万元,占合同超出部分的5.6%。

实践决定认识,此次工程审计带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重视跟踪审计是前提。

一是让审计介入具有实时动态性,能准确把握风险控制关键点;二是让审计介入具有及时性,能及时纠正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三是对竣工结算审计、决算审计具有战略性,能提前取证记录为后续的阶段性审计提供重要支撑。

拓展职能发挥作用是保障。

首先是审计职能的拓展,充分发挥审计的咨询功能;其次审计工作方式的延伸,本案例跟踪审计的做法是常规审计的一种延伸;再次是审计结果处理方式的改善,从“秋后算账”提前到及时处理的预防功能,目的更加倾向于预防矫正,而非舞弊惩罚。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是关键。把握过程跟踪审计技术方法特点,找准建设项目的主要控制点,真正使建设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预期目标。

妥善处理好各方关系是途径。高校建设项目过程跟踪审计要正确处理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关系,主动把握关系原则,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在实施中注意克服共性问题,形成合力,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工作成果。(广西医科大学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